一天當中,粒線體的產能在下午和傍晚最活躍,當然產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也就最多。但到了晚上,新陳代謝率下降約10 ∼ 30%。核心體溫在傍晚時最高,早上睡醒前3小時最低,兩者大約相差攝氏1度左右。
有調時差經驗的人都知道,從美國飛回台灣, 三更半夜該睡覺的時候,卻精神很好、渾身發熱、心跳很快,因為這個時候是美國的白天,新陳代謝比較高。到了白天,該精神百倍的時候,卻超級愛睏、身體較冷,因為這時候是美國的半夜。
以上的機制,可以完美解釋很多不解之謎。凡是睡眠時間需求比別人高的人,極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的氧化壓力比較大。在臨床上,完全印證這一點,這些人只要補充抗氧化劑,身體的毛病就會減緩,人比較沒那麼累,睡眠也不需要那麼多。
睡眠剝奪會影響粒線體產能、減少氧化磷酸化和電子傳遞鏈, 而且有關氧化壓力和細胞凋亡的基因表達會增加。
摘錄自【大人社團】,至【大人社團】觀看全文:https://club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4322